Sunday, December 26, 2010

冬日小禮

十二月,正構思冬日小禮物的時候,Yasmin來訂單,要求不同款式的紗巾作聖誕禮物送給朋友。正巧可以給我空間做新款圖章並設計新款式。感謝Yasmin的信任,成就下面這些新款式:

1. 飄雪
跟薰衣草香包用同一系列新刻製的雪花印章。
這是剛刻完後的試印。
左下那個是自己縫製的護姆指套,免得雕刻時不小心刻到指頭。
飄雪紗巾

這次設計的新款式中,我特意考量紗巾平日的使用狀況。
於是產生了這些摺起來以後會突出的主題。


反到另一個對角,是另一套花紋。
希望給收禮者一點點新鮮感。





















2. 綠樹繁花
自由碎花圖案。
冬天,就用綠和橙來帶出點點溫暖吧!



close up



3. 紅綠水果派對
也是自由碎花圖案。
更改自給友人寶寶的設計,改變顏色(粉紅粉藍-->紅綠)讓花紋變成熟。

4. 喜迎小雨
亦是在摺疊後會突出主題的設計。





close up

摺疊後的樣子。

------------------------------------
所有紗巾選用了日本製的純綿紗巾和布用印台,請安心使用安全。
而設計圖案、雕刻印章、蓋印、定色等都是純手工製作的。

大家一般都視紗巾為寶寶用品,但紗巾輕柔舒適,用來作手帕實在非常美好。

本泊刊登的紗巾均可訂製(除特別說明),HK$58@,亦可以物易物^,有興趣的話請電郵致xxihuo@gmail.com討論詳情。

^ 可以是有機蔬果、手工果醬、古典宗教音樂CD或教我騎單車…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Merry Christmas




















Thanks for all your supports to xihuo in this year.

Wish you all a mindful, thankful, joyful, peaceful, merry and green christmas~
(photo: this year's handcrafted christmas little gift, in the process.)
 
‎(The shop would be closed 29/12-2/1)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冬日薫衣草香包



今個聖誕冬日,我嘗試了在手刻印章的基礎上構思小禮物,結果就是這個:冬日熏衣草香包。

二千多年前,一個嬰孩誕生,一生純然為你我贖罪。這份無私的愛的禮物,我們無需任何代價獲得。聖誕節,我們送禮,是一個關於這個愛的故事的小提醒。聖誕禮物,注定包含著經濟價值以外的各種含義。(至於對這麼一個故事不屑一顧的人,其實無需參與這場符號遊戲。)

這些節目禮物,過節以後要怎樣呢?衪在創造天地之初就要我們「修理看守」,浪費地丟棄不可能是祂的心意。於是,我在想,小禮物除了溫暖人心,亦要實用。恰巧前陣子在公司附近的小花店買了一把法國薫衣草乾花,就利用它吧。在小布幅上印上冬日圖案,車縫起來成小包,裡面塞一把填充棉和薫衣草乾,就製成了這個小香包。



它在節日裡是掛飾,可以飾在你家的聖誕樹上,或者飾在窗邊枕旁,伴你入夢。薫衣草的香氣寧神,小枕頭的模樣輕柔溫暖。節日過後,你可以把它放進衣櫥,薫衣草能驅蟲,薫香了的手帕更特別好用,為你擋住大熱天過雲雨後的地氣和路旁邊爐的煙臭。若香味減弱了,你可以拍拍它,拿到大太陽下晒一下,或把它拿在手裡揉一揉,它又會再散發香氣的了。若果還是不行,那麼就把它拿出來更換掉吧。我特別把它設計成枕頭的模樣兒,就是要能更換內芯的。內芯是以白紗包著填充棉和薫衣草乾,沒有縫起來的,只是把上下和左右都幅到中間,塞進去就是。所以,你能把它換上你喜歡的市售香包乾花,玫瑰該是不錯的選擇。喏,還有,外套可以洗的(只是外套,不要連裡面的東西泡到水裡啊~),因為我用的都是布用印台,也做了定色的工序,不過,洗的話,兩邊可能會有一點走紗,但不礙事的,放心。







這麼一堆小東西,我大部分都送人了,餘下少量拿來賣,HK$160一套四件,HK$45@,賣光了就沒有啦~

雖然我手邊還有材料,還可以做新的,但涉及的工具和工序不少,把工具拿進拿出都已花去不少時間,所以訂單只接受兩套或以上(可跟朋友夾份啊~),亦恐怕未必趕得及聖誕了。希望想訂購的朋友不要介意~



雪花

松果

森林


明星



























祝大家聖誕溫暖甜美,主恩臨在!

-------------------------------------
* 餘少量現貨,亦可訂製,HK$45@,HK$160一套4個(可自由選擇款式),亦可以物易物^,有興趣的話請電郵致xxihuo@gmail.com討論詳情。
^ 可以是有機蔬果、手工果醬、布料…

Sunday, October 17, 2010

幸福四葉草

感謝阿mee訂講純綿紗巾





阿mee要求以四葉草作圍邊的碎花,
初時我擔心圖案太大,但製作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這條用上小花襯托,是clover類植物常有的小花。
























































感謝阿mee放心讓我亂試。:)

-------------------------------------
* 可訂製,HK$58@,亦可以物易物^,有興趣的話請電郵致xxihuo@gmail.com討論詳情。

^ 可以是有機蔬果、手工果醬、古典宗教音樂CD或教我騎單車…


Saturday, October 2, 2010

輕柔的祝福





友人生了小寶寶,是我們中間的第一個嬰兒。這是我給她和寶寶小小的祝福。
因為要讓媽媽安心的給寶寶日常使用,這裡選用了日本製的純綿紗巾和布用印台,安全舒適。其餘的設計圖案、雕刻印章、蓋印、定色等等,都是手工製作的了。

左邊那片的碎花圖案是由一些甜美的水果、小蝴蝶結和四葉草組成的。水果和蝴蝶結比較女孩子吧,我想,而四葉草則代表幸福。





中間那片碎花的部分是以不同顏色的數目字組成的。算是嘗試做一點點有教育意味的東西吧!(笑~) 如果她長大到可以學習認字的年紀,而這紗巾又未用壞的話… (笑~)



至於右邊的紗巾,我想有些人已經可以認出來了。對!是智海的四格漫畫花花世界裡的角色:小朋友花花和她的貓狗比比亞及比比奧。
花花的世界純樸美好,花花可愛精靈。希望寶寶長大了,能像花花一樣吧。
如果,萬一,你沒有看過,這裡可以看到一些花花世界的漫畫。想看更多,當然要去買書了。好書,是值得花錢買來一讀再讀,好好收藏的。(笑~)
我也給自己做了一塊,帶在身邊作手帕,提醒自己,這世界的美好。

我們昨天跑到友人的家,探望她和她的小寶寶。見著友人身體康復得好,大大寬心。寶寶實在是非常奇妙的東西,兩個人,怎麼樣可能能夠變出一個小人兒的呢?而且還是這麼可愛到不行的小人兒。(不用告訴我生物學的東西,我懂的。只是,懂得這個和眼前看得見的奇妙是兩回事。)

小寶寶,祝你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希望你們將來生活的世界不會太過艱難、太過衰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製作時也順手用從前雕的印章做了一塊金魚圖案的阿婆趣味紗巾給自己。紗巾輕柔舒適,用來作手帕實在非常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上所有紗巾#均可訂製,HK$58@,亦可以物易物^,有興趣的話請電郵致xxihuo@gmail.com討論詳情。

#花花世界那款除外。雖然圖案是自己畫和刻的,但不是自己原創。作為fan art自娛尚可,拿來賺錢可不行吧…

^ 可以是有機蔬果、手工果醬、古典宗教音樂CD或教我騎單車…

Friday, July 9, 2010

細活試業@菜園新生活



因為不滿於市售品,因為沉醉於製作的愉悅,我三不五時為自己製作日用品和小飾物。一不小心給眼尖的友人發現「這不又是你自製的吧?!」之後,總再搭一句「你拿去賣吧!」。嗯…現在 (終於) 開賣了。

品牌名叫細活。做細活。細細地活。

香港的生活有時很惱人、超討厭,菜園村生活館的朋友一直努力實驗和實踐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本周日他們會攪一個菜園村生活館跳蚤市場,為的是希望更多人可以感受和實踐美好的新生活:第一步,重新認知自己所用所食之物的來源,認識生產者。能受邀到菜園村擺地檔試業,甚幸。

那麼,會賣甚麼呢?

問診
你身邊有沒有病了的物件?像是橡筋鬆了、丟了鈕扣、破了線等等的衣服、飾物和包包之類的。因為一些小病就把它們丟棄,怪可憐的。本周日,你可以把它們帶到菜園村來問診。免費的。(手工及材料費另計)

賣物
「被植物之姿迷住」橡皮章系列: 
就是因為我被植物之姿迷住而刻製的橡皮章

upcycle handmade accessaries升級再造手工飾品:
因為升級再造計劃,我取得一些廢棄物料,亦一再思考物的價值。周日所賣之飾物及iphone套均以家居或工業廢棄物製作而成。
更多圖片見這裡

bella sapone bar soap with soap bottle:
bella sapone是一本地生產的肥皂品牌。最近她推出件裝肥皂了!(一向是液態皂) 我則為她製作了禮品包裝。盒子是廢棄物的水樽。經過設計和製作,它成為包裝禮盒,開封後更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皂瓶呢!

誠邀你們來逛逛啊~

Tuesday, June 22, 2010

upcycle handcrafts

好一段時間沒有貼手作,為的是這個展覽。現在部分作品正在集成中心展覽。這些細活都是以廢棄物製作而成的。
物的價值是甚麼,環保是甚麼?最後都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心和生活態度的問題。這是我一直在想,在文章裡想說的。(雖然寫得不好,又寫得慢) 希望還未至詞不達意…













物之價值再現


是次展覽為「升級再造」設計了一個標誌。標誌是一個箭嘴,旋轉向上,共有三層。一般產品的生產模式是「take, make, waste」, 即取用天然資源、製作和棄置。標誌的三層代表「升級再造」的生產模式:「waste, take, make」,即取用廢棄物再行製作。

因著展覽的緣故,接觸到「升級再造(Upcycle)」這個新鮮詞兒,我一再想像它的意義。

記得早些年開始流行環保的時候,我媽就說過:現在說甚麼環保的,哪裏及得上從前的人環保!

她回想年少時,衣物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地穿戴、包書用的是月曆紙、轆麵粉用的是舊玻璃樽,就是爛銅爛鐵甚麼的,都可以賣給收買佬。現在?莫說再沒收買佬,就是衣服月曆紙等過季過時後都只會直接往垃圾桶——或者回收箱——裏丟。早前讀到陳雲先生「回收」一文,以社會經濟之狀況與發展分析回收業之興衰,直指現時雖然興起環保思想,社會卻無環境配合回收工業,致使回收有名無實,或成為「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所言甚是。

升級再造有可能是出路嗎?近年回收工業被視為蝕本生意,因為接收物料需大量人力和運輸成本,物料存儲又需大量土地空間,但製成品卻無法抵消這些成本。「升級再造」一詞源自《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一書,用以形容取用廢棄物並將之轉化成消費者產品的過程。一般的循環再造(Recycle)大多只是降級再造(Downcycle),廢棄物會被還原成原材料時耗用大量能源資源,再造產品的品質和價值亦會漸趨下降;升級再造則直接以廢棄物為製作原料,免除還原成原材料時的能源消耗,並以提升廢棄物的經濟、美學、實用等價值為目標。而今次的實驗展則再進一步,探究升級再造的運作系統:可以運用社區網絡來回收物料嗎?可能連結工廠回收它們的邊角廢料嗎?如何把廢棄物設計成有價值的升級再造產品?製作過程可以在本土進行、幫助社區就業嗎?……種種想法都是期望回收能有名有實,不再浪費,又不會蝕本。

不過它只可能是環保的小小一途,為無法避免產生的廢棄物提供出路;源頭滅廢才是最根本的。升級再造或者甚至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我們可以直接從升級再造品的外觀看到原來的廢棄物,這提醒我們:哦~ 原來垃圾也可以不是垃圾,可以依然有價值——不只是經濟價值,更是物的潛能和美麗。這是從生活需要和手邊資源出發的創見、創意、創新、創造。從前社會人人皆有此視角,比較起來,我們則是集體創意匱乏。不過不打緊,我們可以隨時拾回,只要你願意。

兒時總給規勸要把飯菜吃光,皆因農夫種米「粒粒皆辛苦」。這是珍惜的道理。不只珍惜金錢,更珍惜擁有之物、背後的辛勞和我們的福氣。一件物件—無論是名牌手袋或是包裝裏的塑膠托盤——在到達我們的手邊之前,都經過漫長的路:原料提取、設計企劃、生產製作、包裝運輸、宣傳銷售……每一環節裏都涉及眾多資源和資本的消耗,以及從業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在現時的消費模式下,這些過程都不被看見,但其實不難想像吧,同樣「粒粒皆辛苦」。

看見物的價值,加入自己的創見和創造。升級再造的精神,大概如此。

惜物,惜福。共勉之。

刊2010年6月18日明報世紀版 (作者為《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參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資料
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
日期:即日至6 月30 日
地點:集成展館a-link plus
灣仔軒尼詩道302-308 號集成中心
查詢:9672 4867 / info@hkcmp.org
http://www.hkcmp.org/eflyer/upcycling_eflyer.html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19579301417045&inde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收 /陳雲
信報 2010-06-04

路過回收箱,難免回頭望。回收箱很困惑人,籠滿了,是善心多,環保意識強,也是經濟興旺,購物重複,貪念充塞,亂購物而家居位置不夠,要安心丟棄,回收箱便成了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地價昂貴,居住空間狹窄,社會鼓吹潮流消費而以外表衡量他人,環保又成為廉價的心靈治療而不是嚴肅的生活方式,回收箱便應運而生,成為消費城市的必要裝置。

收買佬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中共仍未經濟開放之前,工業品仍未到達產能過剩而價廉物劣之前,香港工業興旺,當時的工業以勞力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力,可以靈活處理各類原料和包裝物料,當時街頭巷尾無回收箱,很多攤檔收買五金、玻璃和舊衣服,士多店賣的本地汽水啤酒,也有回樽(押瓶)之設,飲品玻璃樽不須丟棄。

即使遠至郊野村莊,也有收買佬在村口收買玻璃樽和爛銅爛鐵。當年收買佬要的物料眾多,連草灰和雞鴨鵝的毛也要。草灰用來醃製鹹蛋,雞毛用來做雞毛撣(雞毛掃),鴨毛鵝毛用來做鵝絨被,這些都是當年香港的本土工藝。收買佬有挑擔的,也有騎鳳凰牌國產單車的。當年江湖有行規,每類物料的收買佬都不同,隔三兩月或半年來一次。收買佬來了,村童便奔走相告,以免物料堆積過久而變壞,尤其是雞毛鴨毛,即使用筲箕掛在樹上防潮,夏日放久了也會腐爛的。收買佬一般以物易物,對換雙喜牌火柴、麥芽糖梳打餅之類。收鳥毛的老伯,口號就是「鵝毛鴨毛換火柴」。

只有玻璃樽是換錢的,收買的是貨車司機。視乎大小和新淨程度,三兩毛錢一個。透明的米酒樽和藍妹啤酒樽,三毛錢一個。當年的醬醋廠和街坊糧油店,如顧客不帶盛器來,便供給玻璃樽盛載。如今,只在五金舖仍見散裝的天拿水(有機稀釋劑),用藍妹啤酒樽裝的。

收於天地

收買廢紙和舊衣的很少。往昔報紙雜誌紙張不多,舊報紙可以用來包書、墊、貼牆、摺紙鳶或放入爐透火。往日的家庭人口眾多而生活節儉,窮人舊衣服不會丟棄,也不會出賣。舊衣在兄弟姐妹之間相傳,破爛之後用針線縫補,真的補無可補,便成為爛布,剪裁出來做洗碗布、抹桌布,也用之包裹瓜種(如冬瓜、苦瓜),浸入暖水,加快發芽。輾轉使用,布屑丟棄田頭,腐蝕之後,沒入泥土之中。爛紙和爛籮可以放入爐焚燒,燒衣服則屬禁忌,只有先人衣服無後人承繼穿,才會焚燒的。 這是自古以來的鄉村物質循環,用於斯,滅於斯,收歸大地,這是真正的回收。

正行與偏門

往日的「爛」字,也不是真的無用。爛了就補,兒童都懂得針線縫補,打架之後,若果丟了衫鈕,便要慢慢在泥地上找回。爛銅爛鐵是有人要的,即使是爛佬爛仔,也可以幫人做粗重工,甚至做爛鬼、爛頭卒,替人打架收賬的。總之,放下身段,爛身爛世便可謀生活。年底,有一穿唐裝的收買佬上村,唱誦「收買爛銅爛鐵,爛金牙爛墨水筆」,一連四個爛字。這些行業,當年叫「偏門」,由收買佬、走江湖到黃賭毒,都是偏門。漁、農、礦、工、商,叫正行。

八十年代,中共經濟開放,港英政府又預備交還香港,無心發展本地工業,以致工業北移,很多正行消失了,偏門也剩不了多少。廢紙和鋁罐仍有人收購,送回大陸。玻璃樽則因本土食品工業式微或進入科學生產而無人要。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鄰村開了玻璃廠,收購玻璃樽,熔解之後製造粗玻璃器皿(如煙灰盅),也在九十年代結業了。

環保興起,卻無環境有循環再用之實,便不需循環、回收之類的名。西洋的Recycling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隨環保意識流行香港,先是用「循環再造」來翻譯,後來簡化為「回收」。可惜回收概念流行之後,本土工業和作坊工藝式微,地價飆升,社會雖然興起環保和「樂活」思想,卻無產業環境和居住條件配合。環保署推出的廢紙、鋁罐和膠瓶回收,只有廢紙和鋁罐是名副其實的,膠瓶回收後很多時沒人接收,政府又不補貼本地環保工業,無法抵消高昂的運費和儲存費。

嚴格的環保,先要減少物質消耗(reduce),其次是物品再用(re-use),最後才是循環再造(recycle)。循環再造消耗不少能量、水源和土地空間,也要額外加強措施以避免污染,只有在本地或鄰近進行,才可用本土經濟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抵消環保工業的賬面經濟效益損失。

邪惡大循環

在街邊的衣物回收箱捐贈了衣服之後,更要審慎購買,以免回收箱的善心掩蓋了物慾的貪心。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貨物,價廉物劣,而且廠主靠壓榨勞工以維持微利出產,是一盤全球化的爛賬。千里迢迢在中國生產一條牛仔褲,便宜幾十塊錢,質料卻不如以前本地生產的,途中虛耗的石油,污染的水土,侵蝕的工人健康、家庭生活和農村生計,將來要補救和整治,卻又不是那省回的幾十塊錢之數。最後支付代價或承受惡果的,只是窮國的老百姓自己。跨國的產業鏈,也要以富國的道德良心腐敗來做代價的,也難怪這個年頭出現不顧廉恥的金融詐騙和國家信貸崩潰。

以前收買佬上村收購玻璃瓶、雞毛和草灰的本地經濟,一去不回了。香港的回收事業變成消費社會的心靈治療,靠政府補貼,運送到遙遠的內地,再造成血汗工業品,運回香港出售,完成邪惡的循環。

Wednesday, May 26, 2010

惜物則福緣自造

早前休假,拾起舊雜誌來讀,是明日風尚2010年1月所附贈的ming+ 《人.物 王世襄》。
這是陸智昌為向王老先生致意的小特輯。逝者已矣,然其著作其處世依然恩澤後輩。讀著各方人物思念王老先生的文字,我深受感動。如何玩樂、如何治學、如何待人,在在都是榜樣,尤其其惜物的態度。王老先生以研究中國古典家具和工藝聞名,但對身邊的尋常物件,他也同樣珍惜。這是我們對物應有的態度。

節錄
我所知道的王世襄先生 /朱傳榮
(全文見
)



福缘自造   

王世襄先生的书名,专论之外,总是“锦灰堆”“自珍集”这样的名字,看起来充满着谦逊意味。我却觉得这不是谦逊,是真实的自况。

王伯伯家里有一把扫炕笤帚,是王伯伯自己扎的,已经用了三十多年。王伯母曾有小文记此事。
“‘文革’中,我与世襄分别在静海团泊洼、咸宁甘棠乡两干校,相距逾千里。一日世襄用小邮件寄此帚,谓用爨余竹根、霜后枯草制成,盖藉以自况。而我珍之,什袭至今。”


唐琴,宋画,明版书都是可珍惜的,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有高低贵贱的不同。人间真情呢?在人心中,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却永远是无法衡量的价值。

偶然到王先生家的人,都会惊诧,房间中拥挤着许多看来没有用处的东西,纸盒子;各种形状的绳子,宽的,细的,绕成一个一个的小捆;甚至整包书的包装用牛皮纸,也被细细致致完整地拆开,成为一个桶状的壳子,竖在其他杂物中间。碰上谁要从王先生家拿东西走的时候,这些包装就一一派上用场。伯母还会细心地告诉你,别那么粗粗拉拉的,这张纸将来还能用呢。这都是我一点一点收拾起来的,扔了多可惜呀。

外出散步时,王伯伯和伯母身上总揣着些用过的药瓶子、小塑料袋什么的,因为年纪大了,常常要吐痰,又不愿意吐在地上。

Saturday, May 22, 2010

新玩意:刻橡皮章

另一由日本炒起的手作玩意。
刻章在中國歷史悠久,也一直想學,奈何治石治木這些「力的表現」於我而言實在太難。日本竟可將之變成既可愛和容易掌握(相對刻木刻石而言)的閨秀派手作玩意兒,實在…(想不到形容詞)。就趁假期玩一把!


圖案來自《品味橡皮章》


自己繪畫的圖案


也是自己繪畫的圖案,要為橡皮章加入香港風情 :p


請大家飲杯奶茶,吃件蛋撻:)

金魚圖案來自《品味橡皮章》
好喜歡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