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6, 2010

(又)抄書:反思手作

今次的文章來自阿閃閃的泊。她是詩人,亦是手作人,有網店a*for。她的手作有著獨特的風格。但她沒有就此停住。這篇泊文裡,你可以讀到,她的反思,對手作物與工業生產物的反思。甚願看見她的作品更上一層樓。

(我想,我們都已受夠那場巧克力雨。我們需要更多,同時需要更少。回歸手作的意義。放棄新奇和容易。)

(而且,我希望,有一天會在設計師中間看見這樣的反思。)

http://www.ahsimsim.org/

調整
2010/04/26



最近步伐慢了下來,想重新調整自己,整個人,整個想法,與日後的路向。
大概每走一段路,一直衝一直衝,便需要停下來的片刻,好認回自己。關於手作的路也一樣,橫衝直撞地開始了,結果累壞了身體,連興頭也減滅了,想停下來,重回當日開始的時候,那緩慢的方式。也想好好檢視自己做的。
我想做得再好一些,也想做的,是特別一點的,帶有我自己個性的東西。這個想法至今還沒有改變,不過漸漸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我的點子,我的手工,我的做法,經營的方式,還有一些心理關口。我盡量想把東西做得最好,可發現自己還有太多不足,換個角度想,不足,也就代表可以進步的空間。我不懂的,有時看似一種弱點,其實同時也是一種獨特。我只會很少的手工藝做法,大多是我從小時候學會的,此後所增不多,在有限的知識與材料之下,有時,倒是能做出大概只有我會這麼去做的東西來。這是一種奇妙的經驗,當有人問,你怎麼想到要這樣處理那些素材呢,其實原因不過是,我會做的不多,想到要做成一個作品時,便得盡力運用我所懂的,於是,有是我會很笨拙的方法去完成一個作品,那裡面,有我的獨特性。
為什麼總是提及獨特性,那好像是自然而然的,我用雙手做出一件東西來,當然談不上驚天地的全新,裡面總有是由我出發的一點意思,微小的,也是我由心出發的創作。所以我喜歡那裡面,有我自己的喜好,縱然未必廣受歡迎,更談不上甚麼競爭力。但那就是讓我全心投入,能夠享受的原因。當坐在由飯桌權充的工作檯跟前,把各樣我喜歡的素材拿在手上細細的感受它們時,會有一些想法湧進腦海。我把那些想法記下來,有時記錄在我的筆記簿上,然後先試做一個,再慢慢改良。第一版的成品最常有缺失,或是線拉得不夠緊,容易鬆脫,或是做法太繁複,得花上數小時數天才能完成,親身試驗過,才會找到更合適的做法,才可以做得再完整一些。那些經過,都是重要的,都是專注的。
有一陣子會感到迷失,忙著為擺攤子做準備,但卻感到江郎才盡,開始不知道如何堅持下去。大概很多手作人會遇到一樣的困境,其一是,大家喜歡/找到的材料也差不多,做出來的東西也差不多,那是不是應該繼續做下去。當在H&M碰上大量生產價格便宜的各種頭飾時,我也會想買一個,何必自己做。如果我做的,只是大量生產的市場上,另一種方式的複製品。於是我開始想要慢下來,讓我有足夠的時間與力氣,可以重新調整我的步伐。
這可能是任何創作、工作也必會遇到的關口,當走到某一個位置,比出發時走遠了一些的時候,原來,停步也是必要的。至少,我要記得停下來,好好享受與欣賞我身處的境地。以後的步伐可能要走得更慢一些,但我終於明白,原來快與慢是一種平衡,停頓與衝刺也是一種平衡。不能一直不停的走,也不能一直停留。
有些風景,原來早在匆忙間給遺忘了,我想要走回去,重頭細看一遍。

Thursday, April 22, 2010

塗鴉


元氣小白菜
可愛小蘿蔔
害羞小薯仔
努力小蕃薯